外媒: 华为、英伟达领跑AI后端交换机市场!

  • 2025-07-20 21:43:20
  • 425

美通社报道,7月15日Dell'Oro报告数据显示,在AI后端交换机市场,华为和英伟达已经跑到了前面。

从市场趋势来看,以前AI后端网络基本是InfiniBand的天下,占着80%以上的份额。但现在以太网后来居上,崛起速度很快。Dell'Oro的副总裁表示:“随着行业往800Gbps甚至更高速度升级,以太网已经坐稳了高性能部署的头把交椅。”

我理解这就像高速公路换代,InfiniBand是以前的四车道,虽然够用但扩建成本高;以太网则直接改成了八车道,还能快速升级成十六车道,自然更受待见。

现在搞AI的都在拼算力,大模型训练动不动就需要成百上千块GPU协同工作,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太重要了,以太网的优势这下就显出来了。

再看市场上的玩家。Celestica、英伟达和华为是以太网AI后端交换机市场的前三甲。

但报告预测2025年后情况会变,Meta、微软这些巨头搞大规模部署,会给Accton、Arista、思科这些厂商机会。

不过我觉得,华为和英伟达的领先地位没那么容易动摇。

英伟达不用多说,它的GPU和网络芯片本来就是 “黄金组合”,自家的交换机和GPU配合起来,竞争力是很强的。

而华为能冲到前面受益于两个明显的优势。

首先是技术积累深。从5G基站到数据中心网络,华为在通信领域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做交换机是老本行;

更关键的是,华为把交换机、光模块、昇腾AI芯片打包成解决方案,这种“交钥匙工程”对中小企业极具吸引力。

其次是性价比高。同样的性能,华为的设备往往更实惠,对那些想控制成本的企业来说,吸引力不小。

此外,报告里提到的两个关键趋势。

一是CoreWeave、Lambda Labs 这些GPU即服务提供商,未来五年增速会超过亚马逊、谷歌这些一级云服务商。

这很好理解,现在搞AI的小公司越来越多,自己买一堆GPU不划算,租着用更灵活,这些服务商自然就火了,而他们要用大量交换机来搭建网络。

二是端口速率跳得飞快,2025年主流是800Gbps,2027年到 1600Gbps,2030年要到3200Gbps。

照这个趋势,对华为和英伟达来说是很大的机会,拿出稳定可靠的高速产品,就能抢占先机。

因为从技术的演进方向来说,算是清晰可见的。AI网络设备将重复智能手机的“芯片+生态”竞争模式,比如,英伟达的CUDA生态,华为的昇腾生态优势。

综合来说,交换机性能越好、价格越实在,AI算力的门槛就越低,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团队,都能更方便地搞研发。就像以前只有少数人能用上超级计算机,现在普通企业也能租到强大的AI算力,这背后交换机技术的进步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