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能固态电池量产破240万颗! 全无机电解质改写产业规则
- 2025-07-12 19:24:18
- 650
当全球电动车厂商仍在为液态锂电池的续航瓶颈与安全风险所困扰时,一家台湾企业已悄然将240万颗固态电池送入市场。辉能科技用十九年沉默研发,在桃园工厂的生产线上给出了答案——全无机电解质架构的锂陶瓷电池,不仅实现了380Wh/kg的能量密度,更以4分钟快充60% 的颠覆性能,宣告固态电池量产时代真正到来。
在2025年CES展聚光灯下,辉能第四代锂陶瓷电池揭开了面纱。其技术内核直指传统电池的“心脏”——电解质系统。通过将有机电解质含量降为零,同时把无机电解质含量提升至100%,辉能实现了材料学的根本性突破。
这一变革带来的是性能的全面跃升:
能量密度翻倍:达到380Wh/kg和860~900Wh/L,超越主流锂铁电池110%
超快充能力:4分钟充电60%,6分钟达80%,5分钟即可补充300公里续航
低温性能破局:-20℃环境下离子导通率保持液态电池室温水平的2-3倍,严寒续航不打折
主动安全机制:内置热触发保护系统,在130℃时自动切断电极反应,穿刺、撞击不起火
更关键的是,辉能独创的“LogithiumTM”电池结构,解决了固态电池制造中电极对位精度与界面接触的行业难题,使单层电芯良率达到99.9%,为量产扫清障碍。
桃园观音科技园内,辉能全球首座GWh级固态电池工厂正全速运转。这座投资42亿台币的超级工厂,自2023年底投产以来,已成为辉能规模化战略的核心支点。
其制造体系展现出三大颠覆性优势:
湿法连续涂布工艺:固态电解质直接涂覆,省去注液、排气等环节,效率提升260%
模块化产线设计:初期0.5GWh产能灵活扩展至2GWh,可满足2.6万辆电动车需求
单位成本革命:规模化后制造成本降至与主流液态电池持平,打破固态电池“贵族化”魔咒
这座工厂仅用一年半时间就贡献了50万颗电池产能,推动辉能累计出货量突破240万颗大关。其制造的106Ah大容量车用固态电池,已开始向全球车厂供货,标志着固态电池正式进入装车验证阶段。
当桃园工厂点亮量产火炬之时,辉能的全球棋盘已然展开。在法国敦刻尔克,一项更宏大的计划正在落地——投资52亿欧元建设的48GWh超级工厂,已被纳入“法国2030”国家战略计划。
这一布局暗藏双重战略意图:
区域供应链重构:桃园厂主供亚洲车厂,法国基地覆盖欧美需求,贴近奔驰等战略客户
产能指数级跃升:敦刻尔克工厂2027年投产后,产能将比桃园基地提升24倍
市场卡位战:瞄准2030年固态电池7%的全球渗透率,辉能计划抢占35~40%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辉能的技术护城河持续加深。710项全球专利构筑知识产权壁垒,从电芯结构到制造工艺全覆盖。其第四代全无机电解质系统更突破固态电解质与活性材料的界面瓶颈,为下一代1000Wh/L能量密度电池铺平道路。
辉能量产突破引发的产业地震正在扩散。当12分钟充电80%、1000公里续航的固态电池走出实验室,传统动力电池体系面临根本性挑战。
其冲击体现在三个维度:
整车设计革命:扁平化LLCB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翻倍,让出115kg重量空间重构车身布局
补能体验颠覆:5分钟300公里续航,燃油车加油时间优势彻底瓦解
全气候适用性:-30℃极寒环境下电量保持率突破,解决电动车“怕冷”痛点
市场验证已经启动。奔驰通过董事会席位深度绑定辉能,越南VinFast探讨合资建厂,软银、中国一汽等资本与技术方纷纷入局。固态电池从实验室到量产车的最后公里,正被快速跨越。
随着法国敦刻尔克工厂的起重机缓缓启动,辉能规划的48GWh产能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这座被列入“法国2030”国家战略的超级工厂,预计2027年量产后,将使辉能的固态电池覆盖全球134万辆电动车。而技术进化的脚步仍未停歇——实验室中的第五代架构正朝450Wh/kg能量密度突进,全固态电池的终极形态将在2026年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