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顶级公司学产品思维八: Discord
- 2025-07-29 21:08:57
- 390
在社区运营、产品迭代和用户需求之间,Discord始终走在行业前沿。从“爆款工具”到“用户文化”的打造,它用行动定义何为“有温度”的产品思维。本文将从Discord的决策脉络中,提炼出可迁移的产品洞察。
问题:如何优化Discord的新用户体验?
一、问题定义
Discord作为一个极具社区氛围的多功能沟通平台,其复杂性也让新用户常常“望而却步”。从首次注册到首次发言,Discord对新人并不算友好。我们希望从产品、内容、社区机制等多个维度入手,打造一个更易于上手、更具互动性的新手体验体系。
二、产品简述:Discord是什么?
对于新用户来说,Discord就像一座城市,里面的每个服务器(Server)就是一个“兴趣街区”,可以是游戏战队、课程小组、创作者社群、心理互助群或AI讨论社。
用户进入街区后,可以在语音频道中语音聊天、在文字频道中发帖讨论,甚至屏幕共享或组织虚拟活动。
它不是纯工具,更像是“兴趣社区+通讯平台+活动运营工具”的混合体。
三、典型新用户使用路径与行为障碍
以一位“第一次注册Discord的大学生”为例:
注册账号→不知道Discord是干嘛的,界面密集;
寻找社群→找不到合适的服务器,推荐机制模糊;
进入服务器→频道命名术语复杂,不懂“公告/水群/语音厅”;
想发言→不知道规则,怕说错话被踢;
尝试功能→看见“Bot”“表情包”“Slash命令”完全懵圈;
退群→缺乏归属感,三天之内离开Discord。
四、用户细分与需求画像
五、新用户关键痛点与真实案例
1.新手引导缺失
首次进入时无新手任务系统;
新用户不知道“Bot”是什么、Slash命令如何使用;
“注册完半小时我都没搞懂怎么说话,界面看得头疼。”——初入Discord的动漫爱好者
2.社区发现机制不足
服务器搜索入口隐蔽,推荐不精准;
没有根据兴趣定制的“发现页”或探索地图;
相比之下,Reddit通过“兴趣问答+标签定制”,为用户精准推荐subreddit。
3.初入社区的“沉默期”严重
新人进群后没人理,不敢说话;
没有欢迎机制、频道说明模糊;
Twitch直播聊天室提供“新用户欢迎语”,Facebook群组有“欢迎引导贴”。
4.多功能导致“界面认知负荷”大
Slash命令、Bot互动、嵌套回复、频道权限等术语晦涩;
5.社群氛围割裂、层级模糊
缺乏“新手区”或“自我介绍区”;
群规散落在公告区、Bot欢迎语、Pinnedmessage,难以统一查看。
六、产品优化建议(结合竞品案例)
1.建立任务型“新手导航系统”(MustHave)
借鉴Slack的“OnboardingChecklist”:完成加入服务器、发言、添加好友、加入频道等操作任务;
设置“新手徽章”,鼓励完成任务;
与DiscordTips频道联动,推送“”。
2.推出个性化服务器推荐页(MustHave)
登录后弹出兴趣问卷,构建兴趣图谱;
首页展示“你可能喜欢的服务器”,并标注“新人友好”标签;
类似RedditExplore页,按“活跃度/主题/成员数”排序。
3.引导式社区欢迎机制(ShouldHave)
服务器可设置“欢迎问候语+自动发送规则+新手任务频道引导”;
引入“
新手频道”机制,供新人专用发言;
社区主持人收到“新手提醒”通知,主动欢迎。
4.UI认知负荷减负(ShouldHave)
频道结构图谱化,可视化展示频道用途;
新用户前3天启用“简洁模式”界面。
5.社区治理功能增强(CouldHave)
“自动踢出冷场机器人”:新用户若三天不发言,可自动推送激活任务或建议退群;
用户可查看“社区新手入门数据”:活跃时间、内容偏好等;
建立“DiscordWelcomeClub”供各大服务器经验互换。
七、功能开发优先级(MoSCoW)
八、指标与衡量体系(改进效果如何评估)
九、结语:让第一次用Discord的人,不再迷路
Discord拥有强大的社区功能和活跃用户基础,但“功能强”不代表“易上手”。很多产品都在做增长,而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你是否能把“新手”变成“回头客”。
通过更具“人情味”的引导、更智能的推荐、更低门槛的互动机制,Discord完全可以从一个“强者用的产品”,变成一个“所有人都能轻松融入的兴趣社区平台”。
- 上一篇:董明珠开导朋友孩子高考失利来格力
- 下一篇:台网红馆长上海被投喂美食三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