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经民回归建功, 上汽乘用车“止跌为增”
- 2025-07-12 18:39:42
- 448
编辑导语:俞经民重返上汽乘用车以来,在国内,上汽乘用车已经完成了“止跌为增”。
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去年8月中旬,上汽集团决定,原上汽大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任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这是时隔三年,俞经民再次回到上汽乘用车。彼时,其面临的是上汽乘用车,自身品牌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已经不足、国内销量下滑的局面。
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走马上任的俞经民还曾直言自己没有适应期。而俞经民的重新回归,也被业界视作带着“救火”的任务前往。
从俞经民回归至今,目前已超过10个月。前不久,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30.4万辆,同比增长9.82%;而全球零售销量方面44.2万辆,同比增长5%;从数据上来看,俞经民回归后,上汽乘用车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而具体到由俞经民主管的国内营销板块,在两大品牌中,荣威6月零售销量1.2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91%,整个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7.6万辆,同比增长15%。而MG方面,6月零售销量同比增长52%;上半年累计销量5万辆,同比更是增长32%;其中,其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也同比增长35%。
作为对比,在俞经民回归之前,上汽乘用车旗下两大品牌荣威、名爵均呈现销量下滑的趋势。数据显示,去年1-8月,上汽乘用车批发销量为42.6万辆,同比下滑23.51%;同期终端销量数据显示,荣威品牌国内销量 8.1万辆,同比下滑 20.52%;MG品牌销量4.94万辆,同比下滑19.84%。
毫无疑问,俞经民的重新回归,再次启动了上汽乘用车在国内的增长路径,也初步完成了其肩上的“救火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早年初期的上汽乘用车的任职期间,俞经民就以其独特的营销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成功推动了荣威、MG等品牌的年轻化、时尚化和国际化进程。
目前,对于上汽乘用车以及俞经民而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燃油车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这是当前还以燃油车为主的上汽乘用车的巨大挑战。在完成销量的“止跌为增”后,加快两大品牌的新能源转型也成为其任上的核心任务之一。
2025挑战40万目标
2024年8月30日,回归后的俞经民,以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的身份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彼时,俞经民就提出,回归上汽乘用车的第一个重点工作在于先把上汽乘用车的技术品牌擦亮。上汽乘用车后续将更加重视技术标签,并会导入搭载新技术的产品。同时,也对旗下两大品牌进行重新定位。俞经民表示,荣威就是新大众,MG一定要讲英语,飞凡变成荣威飞凡。
而完成了上汽乘用车两大品牌的新定义后,俞经民就加快了对两大品牌竞争力的重塑。从荣威、MG两大品牌的发展层面来看,首先是荣威,一方面,上汽乘用车新的重点工作就放在了荣威和飞凡营销服务机构的融合。俞经民说,在进行整合后,荣威和飞凡要在三个方面承担责任——对用户做的承诺要兑现;要做好答应经销商的事情;加快速度发展荣威、飞凡汽车的产品型谱。
另一方面,去年11月,荣威发布全新DMH超级混动系统技术路线和战略规划。再加上荣威推出不限首任车主、不限年行驶里程的零自燃承诺以及三电终身质保政策,使得荣威的DMH技术车型在市场中初具声量。目前,荣威品牌已经推出了包括D7 DMH 、iMAX 8 DMH、D5X DMH在内的多款DMH车型、丰富产品矩阵。上汽乘用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荣威DMH系列车型同比增长了29%。
而对于MG品牌来说,上汽乘用车为其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包括推出了“一口价政策”在内的营销手段,以及在重整渠道布局,用以推动其国内份额回升。今年初,上汽乘用车提出7亿资金投入MG的渠道升级,包括投入5亿元招募“一网经销商”,吸引传统4S店职业经理人转型;同时,整个上汽乘用车的渠道网络也在加快重塑中,上汽乘用车表示,今年上半年,荣威、MG通过创新月月招商会模式实现国内销售网络月均新增62家门店。
从产品投放、到渠道重建,均是上汽乘用车能够实现零售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对于俞经民而言,推动上汽乘用车销量的“止跌为增”还只是其回归后的初期任务,其对上汽乘用车整体还有这更高的目标。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俞经民在参与业内媒体人的一档访谈栏目中表示,“2024年国内营销是20万,2025年翻一倍了40万,明年60万,后年80万,再过一年100万。”
目前来看,上汽乘用车的表现还离俞经民的预期还有一定距离,今年上半年荣威MG两品牌合力现约实现目标的31.5%。
新能源业务正待突破
同时,也还需要注意的是,整体上来看,上汽乘用车旗下两大板块,在新能源领域仍待实现进一步突破。从销量结构上来看,荣威、MG目前支撑销量的基本盘,一者是终端起售价不到5万元的荣威i5、一者同样是起售价约在5万级别的入门级燃油车MG5;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荣威i5销量达到3.87万辆、占荣威国内总销量过半;而MG5销量达到3.75万辆,占到MG品牌国内销量75%。
在新能源板块中,虽然荣威已经推出了一些混动车型,并且与去年同期相比取得增长,但整体规模还相对偏低,尚未成为新能源市场头部品牌。事实上,按照荣威的规划,今年将是其新能源转型的关键之年。此前,荣威D6作为荣威品牌的A+级纯电轿车,已经于今年4月份上市;而下半年,荣威也将重点推出M7 DMH插混轿车、多款纯电及插混SUV,并展示全新设计语言和技术体系。
而MG品牌方面,目前的新能源渗透率同样相对较低,此前,其新能源车的同比增长也是在此前较低的基数下实现,包括MG4、MG ES5尚未进入主流消费者视线。
不过,从上汽乘用车动作来看,MG也正加速推动新能源转型。在前不久的MG Holiday夏日敞开玩暨夏季新车发布会现场,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也宣布实施“ALI IN新能源”战略。MG将投资超100亿元,加速推进All in新能源战略。按照规划,未来2年,MG将迎来产品密集投放期,陆续推出13款新能源产品,覆盖纯电、插混、增程3种新能源形式,涵盖轿车、SUV、跑车及猎装车4大车身形式。
此外,MG品牌正在加快与外部的生态合作,提升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如在与OPPO的合作中,俞经民表示,“我们能够提供目前市场上最强大的手车互联体验,支持所有的安卓系统无缝上车,未来能够覆盖所有手机品牌,包括苹果。”全新MG4即将率先搭载与OPPO共同研发的手车互联系统。另外,上汽和OPPO还计划在渠道端展开合作,全新MG4将率先进入7家OPPO商超店。
- 上一篇: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队伍分团对决
- 下一篇: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