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歌2025》第一期: 全开麦直播翻车成标配, 瑕疵比完美更上头

  • 2025-07-29 00:45:06
  • 428

看完《打歌2025》第一期后,我脑子里仅剩下这样一句大实话:原来“翻车”竟成了最好看的滤镜。

相较于那些被修成塑料瓷娃娃般的舞台,全开麦时的破音以及主持人大喘气的情况,非但没让我一秒快进,反而使我连二刷的念头都有了。

张纯烨念错广告商?忙乱里藏着直播最野的呼吸感

别的音综都在卷着“完美”这件事,它偏偏将瑕疵放置到最为显眼的那个位置,就好似刻意把毛衣的线头留了下来,让你去拉扯,这一拉扯便停不下来。

先说张纯烨。

她一开口,我便乐了,嘴相较于脑子,快了半拍,cue流程,如同赶地铁一般,险些将广告商名字说成隔壁台的。

可正是这种“忙乱”让直播的呼吸感如潮水般扑面而来,我瞬间便原谅了她两次念错赞助商名字的事。

蔡依林跳错笑了0.5秒:天后也有打工人的小失误

紧接着蔡依林登场了,镜头先是聚焦在她的脚上,接着移到她的腰间,最后才缓缓地掠过她的脸。

我不由得说道:“这导播着实挺用心的。”

与此同时,被《Pleasure》的鼓点带动,心跳仿佛也跟着那节奏一同跳动。

她不慎跳错了一个节拍,竟然笑了零点五秒,此刻弹幕不断地飘过“姐姐好真实”,原来天后也会有着像普通打工者那般偶尔出错的时候啊。

阿云嘎摘耳机清唱:现场的魅力全在“不确定”里

阿云嘎的那一段表演,更加精彩绝伦。

当他演唱《知己》的时候,耳机里传来的全是观众的尖叫声,于是他干脆摘掉了耳机,选择清唱。

我隔着屏幕,心里替他紧张得不行,结果他却用一个HighC直接冲了上去,声音稳得就像已经提前录好了一样。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现场演出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这三个字。

何洁破音成名场面:“这花今天不开了”比高音更上头

何洁破音登上热搜,我点开之前,以为是个大麻烦;点开之后,却笑得直不起腰。

她破音就破在那个最高音上,破得很正常,破完还自己加了一句“这花今天不开了”。

网友们把这句话做成了表情包,我下载了三张,打算下周团建时用它来拒绝加班。

瑕疵是流量密码,还是观众的自我松绑?

这四个片段,拼在一块儿,就如同一杯,满满全糖且去了冰的奶茶,甜中携带着冰碴子,喝完之后呢,还能够嚼到那珍珠。

节目未曾教授唱功,反而教会了我,怎样以一种优雅的姿态出糗。

我闺蜜看完问我:“要是全开麦成了标配,歌手会不会集体焦虑?”

我反问她:“你发朋友圈不修图会焦虑吗?”

她秒回:“会,但发了原图点赞更多。”

得,观众和歌手,都是嘴硬心诚的虚荣鬼。

转念一想,我们爱看翻车,未必是恶趣味。

生活里太多“必须完美”的KPI,能在屏幕上看别人摔个跟头还爬起来笑,等于偷偷给自己松了绑。

破音的不是何洁,是被甲方逼疯的我们。

可节目组真那么善良吗?

热搜词条,就如同提前写好的剧本一般,破音切片在24小时内全网飞窜,甚至连何洁那句自嘲的话语,都被制作成了表情包。

瑕疵已然成为了流量密码,与那“完美”一样全都是生意之事。

我脑补了一个平行时空:如果下期,没人破音,弹幕会不会刷“这届歌手好无聊”?

到那时,节目组会不会暗戳戳地调低耳返音量?

想到这儿,我居然有点期待,下次翻车。

下周五九点,我准备泡好奶茶继续蹲直播。

不是为了听歌,是想看下一个“意外”怎么被玩成新梗。